潍坊学院文学院非遗系列社会实践纪实:文化的“守”与“传”

新闻资讯

潍坊学院文学院非遗系列社会实践纪实:文化的“守”与“传”

发布日期:2024-01-13 来源:江南体育注册链接

  潍坊,一座用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串珠起来的“宝藏”名市。深藏在繁华闹市隐僻一隅的是无价的传统非遗技艺,叫卖在集市街边的小户人家里就住着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

  扎根在原生态的非遗文化土壤中,对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而言是幸运的,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每年暑假都以“记录故事”为出发点,开展非遗系列社会实践,充分结合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优势,用文字记录非遗故事,用相机拍摄非遗纪录片,用对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诠释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暑假期间,小橘灯志愿服务队在青州当地司机的带领下,沿着崎岖的街道,绕过了四五个弯,这时导航终于提醒已接近目的地,可环视四周,却不见非遗文化的影子。猛然抬头,看着陈年门柩上挂着一块全新的牌匾,上面写着“青州挫琴非遗传习坊”,才知晓眼前这小户人家就是挫琴传承人赵生堂,赵老师的家。

  像挫琴等诸多非遗文化曾经很难为人所知,文化传播在地域上的封闭性不同程度地限制着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非遗看不见”的现象也一度成为青州这个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的普遍问题,为此,青州当地政府在各方面做出了努力,成功搭建多样化的文化展现舞台,让非遗传承人有了更多的身份认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红高兴地讲到:“门口这条繁华的商业街之前就是条普通古街,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咱们青州文化,让非遗更好的传承下去,咱当地政府就重新建造了这条街。你看!路两边全是咱们青州非遗文化,修了这条路咱也受益了!”

  赵生堂也是青州古城建造后的受益者。每周清晨的古街上,随时可闻的是他悠长的挫琴声,围观人比比皆是。实践小组从围观人群中随机采访了一位听众。“之前从来就没亲眼见过挫琴这种乐器,电视上也很少见呢!”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快速地发展以及人们对文化需求的逐步增加,非遗文化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成为人类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潍坊学院文学院将“优秀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为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与带领下,每年完成若干个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史和非遗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充分的利用专业优势,学习、吸收、保存、传播、继承潍坊市优秀文化成果,积极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日趋严峻,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但第五代花毽传承人李红一家却用行动见证着三代人对非遗文化的痴心坚守。

  初次见到李红老师是在花毽制作教学的课堂上,她的笑容和着汗水在那一刻显得格外质感。花键传承这一路也是历经艰辛的。受父亲的影响,李红从小就与花毽相伴。父亲曾在她的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要求她说:“你赚多少钱都只是一个数字,人吃饭就吃那么多,但是你如果做这个事情却是为咱们青州花毽事业做了贡献,你就别那摊子了,来帮我吧。”但那时的李红是个商人,面对优渥的物质条件和前途无量的发展可能,她果断拒绝接受父亲传承花毽的意向。“做花键能挣几个钱,我做一辈子都赶不上我现在几年赚得多!”李红曾在心里无数次算过这笔账。

  为此,两个人甚至还一度闹到断绝父女关系的地步。但最终,拗不过父亲的决绝,更是感动于父亲的坚守,李红妥协了。她成为了第五代花毽传承人。

  “放弃自己打拼了数十年的事业哪有这么容易,但是看到父亲用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传播着花毽,我也不忍心让这个根断了啊!于是我便全部身心都投入到花毽上来了。没想到干着干着,自己也深爱上了这份事业。”李红对父亲日复一日的坚守感佩于心,延续了父亲的初心。

  李红父亲李贤臣是青州花毽的第三代传人,他始终怀揣着一颗将花毽传下来的如磐初心,为花毽能够传承下去逐年操劳奔波,并成功将花毽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他的柜子里仍然收藏着很多观赏型花毽,这些都是他最珍爱的宝贝,慢慢的变成了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今,李红女儿已经是一名初中生,李红幸福地说:“女儿在写作文的时候,时常会讲到为自己的妈妈和外祖父传承花毽而感到自豪。”未来,李红也希望女儿可以将非遗传承下去,这种文化已经植入他们的血脉。

  为“守”住花毽,李红父亲成立了青州市花毽协会,李红还带领花毽团队走进当地各大学校,让更多的年轻人熟知花毽文化。不仅如此,每天早上九到到下午五点,李红的花毽团队还会准时出现在青州古城,现场制作花毽并进行表演。

  梧桐木作琴身,丝弦作琴弦,高粱秆作琴弓。初见赵兴堂老先生就是在他的挫琴传习坊里,一板一眼间可见赵老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制作一个完整的挫琴,程序相当复杂,共有几十道工序,从材料的精心选择到音质的反复调适,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心血。赵兴堂的挫琴都是亲手制作,“前期制作都是我自己完成,现在老了,快干不动了,儿子也回来帮帮忙。”从交流中了解到,如今赵老师一年能制作三四十件挫琴。

  有一个春节当日,古城街道上人山人海,游客络绎不绝。在零下6摄氏度的街头,依旧可见一位70多的岁老人为游客演奏乐曲,就像一尊艺术雕像。“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赵老师在摄像机前反复念叨,眼里噙着激动的泪水。“祖父留下的照片和挫琴,是给我的唯一遗物。”年幼时赵兴堂就在心中埋下种子,“绝不能让祖父的技艺失传,必须要继承下去。”

  实践人员在对赵老师老伴的采访中得知,赵老师突发过脑血栓,自那之后腿脚不再灵便,说话也会有障碍。但就是在身体不便的情况下,赵老师依旧会骑上电动车,用一个小时的车程去当地学校教学生挫琴。日复一日,似乎成了他独有的“倔强”。当下,非遗传承‘老龄化’状态很严重,非遗传承人若无法实现良性循环,便免不了‘人亡艺绝’的悲剧。为此,赵兴堂拖着病躯坚持传播挫琴,目的是可以多收几个愿意置身于传承事业的徒弟。

  社会实践小组拍摄期间正好赶上赵老师和他的徒弟外出演出。他这位徒弟是个小女孩,一身古装、可人面庞上堆满了文化的气质。“她喜欢跟着赵老师,喜欢挫琴。作为青州人,我也是想让她把老祖宗的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赵老师徒弟的妈妈告诉实践小组人员。赵老师对徒弟进行认真的指导,眼神中包含了对徒弟成才的渴望。

  “拉琴的时候,小孙子、小孙女都会跟着我一起唱”,“家里的孩子们也都会拉琴,平时还会帮着我做琴”,“到干不动那天为止,他们都可以接着干”,赵老师说到这里有些激动。家里的墙上,他的笑容永远定格在外出教学生、跟徒弟演出的相片里,泛黄的照片被擦得崭新。

  “咱们也不图啥,他之前得过一场大病,就是因为对挫琴的热爱现在才这么快乐。他坚持传承挫琴虽然苦点,但碍不住他乐意啊,所以他做到啥时候俺都支持他。”赵老师的老伴讲到。

  习曾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并且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历久而传的非遗文化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来迎和当下这个时代的需求。但对历经时间打磨而流传下来的非遗进行创新也绝非易事,它需要突破的不仅仅是方法,更是思维。

  谈万海,潍坊核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实践人员一进谈老师的制作间就被核雕作品《核舟记》给震惊了。这幅作品参加过省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受到了很多专家的好评,这也正是谈老师对核雕加以创新后的成果。谈老师讲到:“不能只照搬过去的样式了,需要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对作品进行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让人们对传统核雕技术有更深的理解。”

  近几年市场对非遗文化认知度大大的提升,传统非遗手工艺品也越来越新潮,创新后的核雕作品广为人们喜爱,这也让原本无人问津的技艺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真正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做了好事、实事。

  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马爱娟这样讲到:“在青州非遗文化产品展示区 3100 米的古街上 ,古街两侧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特色小吃等民间传统文化元素完美地融入到景区中 , 让古街显得格外热闹 , 而民间传统文化也可以借景区传承下去。”非遗文化有效进入市场,与市场发生良好互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媒体行业发展也给非遗文化宣传创造了新的路径,如借助抖音等短视频的渠道使非遗项目再次活跃在大众眼前,亦如陆续推出的《非遗故事》、《非遗中国行》等非遗纪录片,其实就是新技术推动旧艺术的传播思路,传统非遗项目在新平台上得到发扬,也向外界充分体现出中华的灿烂文明。

  而年轻人永远是非遗创新性发展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实践人员在与谈万海老师交流中了解到,他坚持为青年人开设核雕技艺公益课,免费教他们制作核雕,日复一日乐在其中。他说:“我现在很希望有机会能够带核雕这门技艺到偏远山区的学校里去传承教学,让那些贫苦的孩子掌握一门技能,也让核雕技艺代代相传。”拓宽创新非遗文化传承路径,让学校教育成为认可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这是代代非遗传承人和诸多学校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凌晨两点半,文学院小橘灯志愿服务队微信群里的消息依然此起彼伏:“脚本后期思路有待详细整理,结构框架要注意逻辑性”,“这是我搜集的一些非遗文化学术论文,大家在加强理论性学习同时,体会文化传承的情怀。”

  “我们这次社会实践横跨三个专业,遍及三个年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姜老师和团总支副书记齐老师亲自带队耐心指导并且确保我们的安全,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肖钦杰老师更是全程跟进拍摄过程,我们感觉我们所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大家都是带着一份敬畏之心来的。”社会实践小橘灯志愿服务队队长史艳辉讲到。

  100余份有效调查问卷,每天人均20000步的步行记录,720分钟无缝隙进行32400米的路程更换,这一路虽然辛苦,但队员们都乐在其中。服务队还紧跟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将纪录片拍摄作为此次非遗宣传和保护的主要载体,20余次脚本全面修改,10余本非遗文化论文理论学习,这帮青年人在传承非遗的路上坚定不移地担负起青年使命,用心走好非遗系列社会实践的“长征之路”。

  社会实践调研小组在行进过程中,对当地非遗文化大众认知现状及非遗发展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路上偶遇了一群非遗研学的初中生,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抱有强烈感兴趣。“这次研学,青州的非遗成功地俘获了我的‘芳心’,我想要把它带到我们学校去,让更多同学来学习!”

  非遗文化,一本收藏版租借图书,需要真正地摸清自家家底,实现看得见、传得了、有人传、传下去。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小橘灯志愿服务队结合专业所学,用非遗传承人口述史、非遗纪录片等多种方式,发现非遗文化,讲好非遗故事。同时,文学院还积极将非遗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去,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堂,为学生们未来走出国门传播非遗文化打下基础;学院还打造非遗文化宣讲团走进其他学院、班级,让非遗文化在更多青年人心中生根发芽。(通讯员 任雅楠 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