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8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的脚步,踏在全国各地的冰场雪场上。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不仅要“办赛出彩”“参赛出彩”,也需要群众更广泛参与的“冰雪热”。《“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中提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习对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的谆谆嘱托,是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目标。
《纲要》实施一年来,冰雪运动的群众性普及取得了哪些进展?场地建设、地域局限、师资培养、安全保障等问题怎么样才能解决?冬奥会的举办能否点燃冰雪市场、推动冰雪产业、形成冰雪文化?带着这些疑问,中国之声记者走访了南北方多个省份,寻找冰雪答案。系列报道《冰雪升温季》今天推出第二篇《安全上冰雪》。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学校的体育老师富裕在给学生磨冰刀(央广记者李行健摄)
给学生磨冰刀的老师名叫富裕,他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小学的体育老师,也是冰球国际级裁判、雪地球国家一级裁判。学校校长于光皓感慨,除了日常的课程,比如给学生磨冰刀、凌晨起床浇冰场等很多日常体育课程以外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全都压在学校两位体育老师身上,这些小细节都与孩子们“上冰雪”的安全问题息息相关。于光皓介绍:“每一年我们浇冰都得三天三夜,白天浇、晚上浇,因为从11月20日开始浇的时候,白天零下四度左右,等到晚上比较凉一点到零下十度左右,体育老师们就得在晚上最冷的时候、后半夜两点浇冰,这时候才能浇得住。”
校长于光皓说,学校目前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体育老师。冰雪体育课由于专业性较强,多为“先有老师、后有课程”的师本课程,体育教师是孩子们上冰的引路人,也是冰雪安全的守护者。
富裕老师介绍,学习滑冰滑雪首先不是学滑,而是学摔,从与冰雪的亲密接触开始,逐渐消除对冰雪的恐惧,这正是冰雪安全教育的源头所在。富裕老师说:“拍拍头、拍拍肩、拍拍手、拍拍腿、拍拍膝、拍拍脚,就很好玩,然后拍拍地,一出溜就趴下了。像游泳似的感觉,手臂伸直抬头伸出去,这样不会摔伤,有很多曲臂摔都是错误的。”
专业教练和专业的体育教师是冰雪安全教育的重要一环。即便是东三省等冰雪运动优势省份,冰雪体育教师、教练依然存在比较大缺口。目前,吉林、黑龙江、河北、北京等地高校已经开设冰雪运动相关专业,加快培养冰雪专业人才。
近年来,冰雪产业发展迅速,冰雪运动的安全问题也随之成为悬在体育主管部门和冰场雪场头上的一把利剑。
体育主管部门的按时进行检查慢慢的变成为常态。张家口市体育局副局长袁彪介绍,每年雪季前后,当地体育局都会邀请权威第三方机构对崇礼各条雪道检查不少于五次,包括防护网的防撞能力、防护能力等。
吉林市松花湖滑雪场山地运营部总监吴涛表示,雪场把安全问题放在了首位,近期还做过直升机救援演习。吴涛说:“肯定会受伤,因为滑雪本来就是高危体育运动,受伤是避免不了的。我们前两天也做了一个直升机救援演习,一旦有应急突发的紧急状况,我们大家可以调动直升机过来,从吉林市走所有的绿色通道,直接落到吉林市三家医院停机坪,先抢救人。”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中提到,要制定冰雪运动大众等级标准。中国游泳协会规定进入游泳池的深水区游泳必须有“深水合格证”,滑雪是不是能够效仿游泳,设立滑雪的“深水证”?崇礼富龙滑雪场董事长王诚介绍,目前国内与滑雪相关的一系列标准还有待进一步规范。他表示:“现在我们还没有有关标准,像在国外的体系中,对滑雪者的滑雪水平会有一个认证,比如从初级道,滑到什么水平才能上中级道,中级道滑到什么水平才能上高级道,包括协会、机构都有相应标准。”
除此之外,滑雪者自身的安全意识才是最重要的安全闸门。资深滑雪爱好者李显一说,滑雪是个慢功夫,需要循序渐进。初学者在站上雪道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实力有准确的认知。李显一说:“国外从小,或者是从‘小白’开始,第一课就是要有判断力,即使是在国外,雪道旁也没法站一个人拦着你,让你先拿出证再滑。一定要有判断力,你站在那一看,‘这道不是我的级别,我就先别去尝试’,这是滑雪的基础。”
从头盔到防护眼镜,再到护膝、护肘、手套,甚至是防摔垫,国内冰场雪场的各类护具已能“武装到每一个身体部分”。但即便如此,很多对冰雪运动安全性的刻板偏见,还是对冰雪运动的普及形成了不小的阻力。
杭州冰纷万象滑冰场经理袁凌峰说:“任何运动都有风险,而且这是非常小概率事件。有时候我站在边上听,有小孩子说想去滑冰,家长说你不要去,太危险了,要改变这些人的观念很难。杭州冰场里面,我们是唯一一个免费提供手套、护具的冰场,其实基本上不会存在安全问题。”
袁凌峰介绍,对于冰雪项目安全性的偏见,往往是由于家长们对这一项目了解不够充分,随着三亿人上冰雪的逐步推进,当冰雪项目像足球、篮球一样拥有广泛群众基础之后,了解慢慢的变多,偏见才会慢慢的少。(记者李行健张闻郭明朱宏源)
《纲要》实施一年来,冰雪运动的群众性普及取得了哪些进展?冬奥会的举办能否点燃冰雪市场、推动冰雪产业、形成冰雪文化?带着这些疑问,中国之声记者走访了南北方多个省份,寻找冰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