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欧洲战场,英国皇家海军对于航空母舰的设计思路与美日大相径庭,那么为什么皇家海军在航空母舰的设计上另辟蹊径,发展出了装甲航母呢?
新坑——浅谈皇家海军的装甲航母,从“光辉”到“怨仇”再到“大胆”,大约会出三期。不过对于“光辉”这么著名的航母来说,市面上介绍“光辉”的文章一抓一大把,因此本文将会着重于介绍跟飞机相关的方面,也就是放飞机、打飞机和被飞机打。
既然说到皇家海军的航母发展之路,那么就必须提到一个对于皇家海军影响重大的事件——阿比西尼亚危机。
阿比西尼亚就是我们常说的埃塞俄比亚,在1935年阿比西尼亚危机期间,英、法两国操纵国联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在相互敌对的态势下,英国感到与意大利的战争迫在眉睫,而要保卫大英帝国在地中海地区的利益对于皇家海军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这也将皇家海军的战略重心从太平洋转移到了地中海。皇家海军在地中海有三个主要的基地:直布罗陀、马耳他和亚历山大港,乍一看皇家海军在此似乎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直布罗陀和亚历山大港控制着地中海的两个出入口,马耳他岛则牢牢掌控着连接东、西地中海的航线。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亚平宁半岛和西西里岛也将地中海一分为二,一旦双方开战,那么皇家海军的航空母舰势必要在地中海这个狭窄的海域内作战。
事实上不单单是地中海,皇家海军也要在英吉利海峡、波罗的海和南洋群岛这些狭窄的海域或水道内作战。由于这些海域和水道往往处在敌方陆基飞机的控制范围内,对于脆弱的航空母舰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挑战。
通常来说,一艘航空母舰的防护性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主动防御和被动防御。主动防御便是尽可能多地把战斗机塞进航母,派出自己的战斗机分队前去拦截敌方飞机,而被动防御指的是航母自身对敌袭的抵抗能力,也就是自身的装甲和防空炮。
对于美日来说,理论上航空母舰会在远离敌方大型陆上基地的地方作战,其受到的空中威胁大多数来源于于两方面:来自岛屿基地的小规模机群和来自敌方航母的大规模机群。因此他们能够选择更大的机库来搭载更多的飞机,以期在决定性的一击中击溃敌方航母舰队,而自身的战斗机也足以对付来自岛屿基地的小规模机群。
但对于皇家海军来说,想要凭借自身的战斗机来抵抗来自敌方空军基地的大规模机群显然是不可能的。陆基航空兵可以一次性出动占有绝对数量优势的大机群,而航母所能携带的飞机数量却是极为有限的。只需要几颗炸弹,航空母舰就至少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丧失作战能力。而航空母舰却毫无还手之力,在30年代时,雷达技术尚未成熟,这就意味着很难有效地引导战斗机拦截来袭的敌机。而且根据战时经验,即使对机场进行轰炸,机场也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恢复运作(可参考瓜岛战役中的亨德森机场),更何况陆基飞机往往是从多个机场起飞。因此皇家海军只能选择将他们的新航母用装甲保护起来——这就是“光辉”级航空母舰(Illustrious Class)。
首先来看看一战后大型军舰的主流防护体系,如图是《战舰世界》中“特伦托”号重巡洋舰的模型,我们可以看到由舰体两侧的装甲带、位于装甲带前后两端的装甲横舱壁和位于装甲带上沿的装甲甲板共同组成了一个装甲盒。对于大多数战舰来说,装甲盒所保护的就是弹药库和动力舱,此外整个舰炮系统也受到了严密保护。
但是航空母舰对于防护的需求又与战列舰不同,其主要进攻手段是舰载机,因此对于一艘航空母舰来说飞行甲板和机库理论上也应受到保护,因为一旦飞行甲板或机库被破坏,那么这艘航空母舰也就无法继续作战了。所以我们讨论的中心自然是飞行甲板的防护。
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航空母舰,在防护方面可以分为两派:防护航母和装甲航母。前者便是以“翔鹤”级和“埃塞克斯”级为代表的大多数航母,其防护的特点是由装甲甲板和舷侧主装甲带对舰体核心区进行保护,而机库和飞行甲板是不设防的。
但“光辉”级的设计强调了对飞行甲板和机库的保护,从下面图中可以看到,飞行甲板的大部分被3英寸(76mm)厚的均质装甲覆盖,其总长度为458英尺(139.6米),可以抵挡从4500英尺高度投下的500kg半穿甲炸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光辉”级的升降机并没有装甲保护,而是在机库两端设有装甲滑门,在进行航空作业时打开供飞机通过,在遇袭时则关闭,保证命中飞行甲板非防护区的炸弹不会波及到机库。机库内部设有三部防火卷帘门,可以将机库分为四部分,并且配备有海水喷洒系统。此外,装甲航母的封闭机库在发生火灾时还有一个好处,即遇袭后机库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密封,在此条件下机库内氧气含量不足以造成大规模火灾。而开放式机库若想要保持密封,就只能依靠机库侧面的卷帘门,但脆弱的卷帘门基本上一定会被爆炸摧毁。
“光辉”级的侧舷防护由4.5英寸(114mm)厚的装甲组成,我们可以将侧舷装甲分成两部分来看,下图中红圈圈出的区域是负责核心舱防护的装甲带,而绿域则是机库侧壁装甲,按照设计要求,这些侧舷装甲可以免疫7000码外射过来的6英寸(152mm)炮弹。这样相当于在传统的核心区装甲盒上方又叠加了一个由飞行甲板和机库装甲组成的装甲盒。“光辉”级的标准排水量为23000吨,而其所使用的装甲重量就达到了惊人的5000吨,其中飞行甲板上所敷设的装甲重量约为1500吨。
此外,皇家海军对于火灾隐患和航空燃料的安全储存极为重视,航空汽油被储存在圆柱形油槽内,油槽不仅与舰体结构隔离,并且配有防护罩。就现有战例来说,皇家海军在防火方面做的已经非常不错了,在战争期间没有一艘英制航空母舰是因火灾而沉没。以“皇家方舟”号为例,该舰在中雷后尽管遭到了显著的冲击,但既未发生航空汽油泄漏,又未发生起火。而相比之下日军的“大凤”号、美军的“富兰克林”号都在遇袭后都发生了航空汽油爆燃。
良好的防护使得没有一艘“光辉”级航母在实战中损失。最著名的战例是,1941年1月10日,“光辉”号航空母舰在前往马耳他的途中一天之内多次遇袭,总共被命中7枚炸弹,外加3枚近失弹。那7枚炸弹中还有一枚1000kg的大炸弹,这枚炸弹砸穿了装甲甲板,但正是由于装甲甲板触发了引信并减缓了炸弹的速度,使得炸弹在机库中爆炸,尽管爆炸威力很强,但并没有对舰体更深层造成致命伤害。最终她依靠自身动力驶往马耳他进行维修。考虑到太平洋战场上千磅炸弹所造成的伤害,我们不禁怀疑美日的航母能不能承受住这样的暴揍,例如中途岛之战中日军机动部队的覆灭,美军俯冲轰炸机投下的炸弹穿透飞行甲板并在机库内爆炸,充满了易燃易爆品的机库内燃起熊熊大火;或是1945年3月19日“富兰克林”号航空母舰(USS Franklin CV-13)在日本本土附近遭到俯冲攻击,两枚250kg炸弹砸进机库引发连环爆炸。但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在“光辉”号的战例中,只有那枚1000kg炸弹命中了飞行甲板上敷设有3英寸装甲的地方,而其余6枚炸弹命中位置都较偏,没有直接考验到装甲甲板的防护能力。
而在面对神风飞机时,“光辉”级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紧急修理并继续作战,而隔壁美军的航空母舰在遭受撞击后只能回港大修,像“提康德罗加”(USS Ticonderoga CV-14)和“邦克山”(USS Bunker Hill CV-17)完全是被美帝损管救回来的。
当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采用装甲机库的后果便是过高的重心会降低舰体稳定性,为此“光辉”级只能降低舰体高度,采用单层机库设计,相比于同时期的其他同行来说载机量要少很多。“光辉”级的额定载机量仅为36架飞机,以塔兰托之战为例,“光辉”号搭载了15架管鼻燕战斗机、2架海斗士战斗机和24架剑鱼鱼雷机,共计41架飞机。在基座行动中,同级舰“胜利”号搭载了20架管鼻燕战斗机和14架青花鱼鱼雷机,此外还以甲板系留的方式搭载了6架海飓风战斗机,共计40架飞机。为此皇家海军还专门建造了“独角兽”号(HMS Unicorn)航空母舰来对舰队中损伤飞机做维修,增强舰队持续作战能力。
“光辉”级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设有两部升降机,其升降机尺寸非常小,仅有45×22英尺,这是为了缩小飞行甲板上防御薄弱部分的面积。升降机从机库运出一架飞机再降下去的整套流程用时约为30秒。相比之下美军“约克城”级航母的升降机则需花费45秒,但其配备有3部升降机。准备放飞飞机时,先使用后部升降机将舰载机运送至甲板上,随后将准备起飞的机队在甲板上排好。甲板上舰载机的排列方式取决于舰载机数量、风速和飞行甲板上所剩的空间。如果空间充裕,飞机会在推送到指定位置后展开机翼,如下图1所示。停放着的飞机从飞行甲板两侧移动到飞行甲板中间开始起飞大约要花费10秒钟的时间。在风速足够且舰载机是轻载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最多可以一次性放飞21架飞机。而若需要放飞的舰载机过多或是需要更长的滑跑距离时,等待起飞的舰载机会折叠机翼,在舰艉紧密排列,如下图2所示。
“光辉”级在甲板上安装了多具阻拦索,由于阻拦索布置的位置离舰艉很远,因此“光辉”级后来又在舰艉加装了额外的阻拦索,此外“光辉”级的2、3号舰“胜利”号和“可畏”号在舰艏也加装了额外的阻拦索,以便在情况紧急时使舰载机可以从舰艏方向降落。作为降落失败的保险措施,该舰还配备了两具阻拦网。
由于飞机少得可怜,因此“光辉”级只配备了一座BH III型液压弹射器,安装在左舷前方,可以将重达12500磅的飞机以66节的速度弹射出去。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破坏飞行甲板结构,弹射器的底座是安装在甲板之上的。
作为弥补舰载机数量不足的防空措施,与同时期的航空母舰相比,“光辉”级安装了大量的防空炮。其大口径防空炮为8座双联装4.5英寸(114mm)口径高平两用炮,两两一组共分为4组,右舷前方为A炮组,后方为X炮组,左舷前方为B炮组,后方为Y炮组,每组都配有一部HACS高角度射控系统。该炮造型低矮,并可以越过甲板向对侧射击。
此外,“光辉”级还装备了6座八联装砰砰炮,右舷舰桥旁4座(编号为S1、S2、S3、S4),左舷中部两座(P1和P2),在战争中,该级舰还加装了大量中小口径防空炮。
作为装甲航母的开山之作,“光辉”级在极端重视防护的情况下也付出了许多的代价,皇家海军也因此对后续舰只的设计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在本系列的下一篇文章中,我将会为大家介绍后续的“不挠”号和“怨仇”级航空母舰,以及分析英制航空母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