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感官评价》和《花生油感官评价》标准立项暨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视频会议召开,中国粮油学会理事长张桂凤、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何东平等
张桂凤在讲话中说, 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一直在升级,风味油脂市场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怎么样做风味油脂的评价也成为行业和消费的人关注的热门话题。目前,国内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国家标准,通过质量指标划分油脂产品等级,但方法复杂、成本较高。
张桂凤表示,为更好地满足国内油脂市场对感官评价标准的需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互补,完善油脂产业标准体系,今年5月中国粮油学会正式立项了《菜籽油感官评价》《花生油感官评价》两项团体标准。希望参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畅所欲言,对两项标准的具体指标、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促进标准早日出台,为开展菜籽油、花生油感官评价建立科学依据,引导我国菜籽油、花生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油脂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王瑞元在会上作“制定好感官评价标准,助力菜籽油、花生油产业健康发展”专题报告。他说,油菜籽和花生是我国最重要的当家油料作物。在我国八大油料作物中,油菜籽和花生是我国最重要的当家油料作物,也是我们国家发展前景最看好的大宗油料作物。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2019年,我国油菜籽的产量为1348.5万吨、花生的产量为1752万吨,占全国八大油料作物总产量6570.4万吨的47.2%;据预测,2020年我国油菜籽的产量为1380万吨、花生的产量为1777万吨,占全国八大油料作物总产量6800.1万吨的46.4%,成为中国国产油料作物产量的“半壁江山”。
王瑞元指出,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和亚麻籽油等是中国传统的风味特色植物食用油,其香气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指标。然而,目前我国油脂行业缺乏科学评价油脂风味和感官品质的方法及标准,造成市场上众多植物油产品的风味质量层次参差不齐,以次充好和掺假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参考国际上成熟的橄榄油风味的感官评价方法,抓紧制定适合于我国风味油脂的“感官评价”方法势在必行。
何东平表示,菜籽油和花生油两个感官评价标准的制定,填补了我国这两个油种标准的空白。要根据菜籽油和花生油的风味特点,分别提出并确定这两个标准的感官评价方法、品油杯、感官评价室以及对品油师的选拔培训和监管等要求。制定两个感官评价标准,对产品的风味品质界定和质量与安全的操控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具有重大指导作用;两个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对菜籽油和花生油等风味油脂产品的质量分级,科学指导风味油脂生产企业的生产和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助力菜籽油和花生油产业的健康发展。
何东平在接受粮油市场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说,《菜籽油感官评价》《花生油感官评价》两项团体标准,有望今年年底通过中国粮油学会评审。
本次会议由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中国粮油学会团体标准油料和油脂技术委员会主办,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承办。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中国油脂”公众号。
【权威发布】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1年7月份国民经济运作情况答记者问